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所在分类:蛙类 | 更新时间:2023-03-22
小鲵属于亚科动物,身长约5至9厘米,体形与大鲵相似,躯体扁长,四肢较发达,四肢短,前肢有4趾,后肢有5趾,还有一条短而侧扁的尾巴,背面呈黑或棕褐色,腹面颜色较浅,皮肤光滑无疣粒,躯干圆柱状,略扁,体侧有肋沟;有肺;尾基较圆,向后逐渐侧扁。头部较小,头部扁平呈卵圆形;舌头较大,牙齿呈V形。
本亚科小鲵品种现有7属40多种,分布于中亚、中国、俄罗斯东部、朝鲜半岛及日本;中国现有7属20种左右小鲵种类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西南、华中、华东以及台湾等山区。
小鲵形态特征
小鲵属的动物头骨骨化程度较弱,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,头骨前后几乎等宽,即左右上颌骨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乎相等;犁骨齿列长,内枝长于外枝,起自犁腭骨内侧后端;前颌骨和鼻骨之间均无囟门;泪骨人眼眶,人或不入外鼻孔。第一对角鳃软骨基端宽大成角状。
体较小,躯干圆柱状或略扁,尾短于头体长;四肢适中,指4个,趾5个(个别种第五趾发育不全);掌、踱部无角质鞘;口较大,口后角位于眼后角的后下方,无唇褶;颈褶及肋沟极明显(个别种颈褶不甚明显);尾鳍褶不发达,向后逐渐侧扁。
成体在静水池、泉水坑或山溪内产卵,每1雌鲵产卵袋1对,长短不一,有卵12~180粒,卵为乳白色或动物极具色素。除繁殖季节外,以陆栖生活为主。早期幼体有1对平衡枝。一般当年完成变态者,产卵数较多,卵粒较小。
本属现约有26~29种,分别分布于中国、朝鲜半岛、日本和中亚南部(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山区)。日本种类较多;中国现有8种,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南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和台湾等省。
小鲵有哪些类别?
陆栖为主的小鲵、拟小鲵、极北鲵、爪鲵主要生活于海拔120~1800米林间潮湿的草丛、洞穴中;繁殖季节进入溪流内石下或植物枝叶间配对产卵;繁殖期以后营陆栖生活;以多种昆虫、蠕虫、蚯蚓、蛞蝓、多足类等小型动物为食。
水栖为主的肥鲵、北鲵、山溪鲵、副趾鲵多栖于海拔1000~4400米水质清澈的寒冷山溪内,繁殖期以后仍在水中或短时间上岸到潮湿环境内栖息,不远离水源;以水生小动物(虾类、昆虫及幼虫、蛞蝓)为食;尾甚侧偏,适应于在水中摄食和游泳。小鲵是有尾目中比较原始的类群。小鲵科的某些属种可以药用。
种群分布
小鲵科是亚洲的特有科,现有两个亚科,原鲵亚科 Protohynobiinae,只有一属(原鲵属protohynobius),小鲵亚科 Hynobiinae,计有7属30余种。分布于俄罗斯乌拉尔山移动、中亚之中国、朝鲜、日本;中国现有2亚科8属20多种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西南山区,华中,台湾也分布。
客服电话
欢迎来电咨询
13027840090
微信
移动端(手机站)
微信公众平台:
宠物之家
微信小程序:
宠物之家
返回顶部